冠华作文网: 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
优良的写作水平,从冠华作文网起步!
网站首页
小考导航
教育资讯 | 网络信息 | 网络作文 | 竞赛作文 | 小考频道 | 中考频道 | 高考频道 | 考后点睛
英语特区 | 教师频道 | 家校互动 | 网站社区 | 同行作文 | 帮助中心 | 在线留言 | 设为首页
小学作文 | 小学佳作 | 作文素材 | 写作技巧 | 阅读训练 | 同步作文 | 小考范文 | 满分作文
站内搜索
文章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文章 下载 图片
 
您现在的位置: 冠华作文网 > 小考频道 > 同步作文 > 正文         ★★★
初三年级上学期第四单元作文指导:《好读书,读好书》(含范文6篇)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3/11/13 9:05:32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我要投稿

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作文辅导:《好读书,读好书》(含范文6篇) 

《好读书,读好书》作文指导教案
  【作文目的】
  1、提高对读书的意义的认识,引导学生喜欢读书,力求养成勤于读书的习惯。
  2、认识到读书要有选择,提高对书籍的辨别能力,养成读书的良好趣味和读好书的习惯。
  3、寻找适合自己的读书方式和读书方法。
  4、学会和同学们一起读书,交流读书心得,分享读书喜悦,共同提高读书水平。
  5、写作关于读书的作文,口头发表关于读书的意见,能达到一定水平。
  【训练要求】
  1、从各个角度扩展思维,围绕“书”评述自己的看法,叙写有关“书”的故事,抒发对“书”的情感。
  2、注重修辞的运用,借此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3、观点鲜明,见解独特,有理有据,论证严密。
  【思路提示】
  文题1:写一篇读书心得
  提示:
  1、写读书心得的目的,主要是解答我们在讨论一本书时所碰到的某些非常普通的问题:谁写这本书?写些什么?它与同一位作者所写的其它书相较如何?与其它同类书籍相较如何?以及其它类似的简单问题。
  读书心得可以是写的、说的、默的。据说有一位心理学教授,每读一本书,一定写一篇心得,写好后立即投入火中。这倒不是他所写的心得没有价值,而是因为他知道凡是予以积极反应的事物最易在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当一个人为写一篇读书心得而给他所读的书予以切实的思考时,那本书便会成为他的一部份──他的思想和记忆。
  除了帮助自己更深入了解一本书之外,读书心得也可以成为我们与人沟通的桥梁,有人说:“如果你将两个政客带进一个房间,你就会听到一场舌战;如果你将两个商人放在一间房中,你所见到的,不是并吞,就是恐慌;但是假如你将两个以书为生的人置于一处,那么房中就会充满友谊与欢笑。”因此,写作读书心得时,能用适于速读而又有趣的笔调,说明有关书籍的内容,并能产生娱乐读者的效果,让读者不论曾否读过那一本书,仍能觉得心得本身就是一篇值得一读的文章,是读书心得最为重要的写作原则。
  完成一篇读书心得的写作,可包括下列八个步骤:
  选书:我们应就所熟悉的门类或兴趣选择所要评述的图书。
  阅读:阅读的速度可因书而异,但阅读时,最好能把那些有关键性的章节或提纲要点,或足以显示作者风格而适于直接引用的典型词句作成标记,以便整理引用。
  笔记或心记:将书中某些要点或自己突发的感想,在印象尚未消失之前摘记下来。
  以该书的主题,所取的角度或基点为目标,反复考量其内容。为了达到更理想的效果,在阅读与写作心得之间,应有一段间隔时间,以便作反复思考,不必急着马上动笔。
  将前列第三项作成大纲:并与第四项所定之主题相互融洽,拟具成一个大纲或骨架,可使书评写得严密紧凑,条理分明而富有效果。
  写作书评:读书心得的内容,一般可分为客观描述与主观批评。客观描述的重点在于所描述的书及其作者,如该书的主题、大纲、范围以及依据该书对作者写作技巧所下的评语。主观批评的重点则在于写读书心得者本身,即他对该书的反应与评价;对其主题的看法与认识。
  整理及缮正原稿:写作与整理,前者是一种创造活动,后者则是修整工作;一为生产,一为检验。是两样判然不同的心智与情绪活动,不应同时进行。在写作时停顿下来去作整修的工作,将使我们的观念、事实、与语言的自然流露受到干扰。因此,我们应将观念先写下来,稍后再回头来校正句读、标点、文法、修辞及格调等其它项目。
  完稿:在心得写作完毕之后,笔者应将有关该书的琐碎事项,如正确的书名、作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等,一一摘录于文稿之上。
  文题2:读书的作用
  提示:
  1、有针对性。生活节奏的加快使读书这种细工慢活不再受重视,同时传媒的日益发达也使读书受到了很大冲击,甚至有人说读书已经成了一种奢侈的生活方式。很多人宁可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看电视、电影上也不去读书。他们的理由也很充分,没时间啊、累啊等等。文章一定要有一定的针对性,不能空谈,要解决现实问题。
  2、观点明确。这是一篇议论性的文章。首先要做到观点明确,即读书的作用是什么必须清晰地阐述出来。
  3、论证严密。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是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纽带。论证过程体现作者的行文思路,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运用这一论据企图证明什么,以及论述的针对性是什么等等,都属于要分析的论证过程。
  分析论证过程还要注意文章论证的结构。议论文的基本思路可以理解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其结构表现形式常有总分、并列、层进等,通过剖析结构特点,也可以理清作者的思路,正确把握文章论点。

4、恰当运用论证方法。在论证过程中,恰当运用论证方法是很重要的。初中阶段我们学习过的论证方法主要有引证法、例证法、对比论证法和比喻论证法。引证法,就是引用道理论据进行论证,例证法是运用事实论据进行论证,这二者结合起来,我们称为“摆事实讲道理”。这种方法是初中学生写议论文最基本的方法。运用这种方法应注意的主要问题是:只摆出事实和引用理论是不够的,必须加以分析,在引用事实或理论论据后,要充分讲道理,道理讲透彻了,文章才能有说服力。
  对比论证的方法,是把两种相反的或有差异的事物进行比较。通过这样的对比,肯定正确的,否定错误的,使论点更加突出,更加鲜明。
  比喻论证就是用打比方的方法来讲道理。运用比喻的方法可以把道理讲得更浅显易懂,使人容易接受。议论文的论证方法还有类比法、引申法等。
  【相关素材】
  1、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程颐
  2、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3、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
  4、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培根
  5、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
  6、善读书者,无之而非书,山水亦书也,棋酒亦书也,花月亦书也;善游山水者,无之而非山水,书史亦山水也,诗酒亦山水也,花月亦山水也。
  
  
  【例文1】
  读书真好
  
  走进书屋,弥漫着清新淡雅的书香;踏入书海,散射着智慧聪颖的光辉,步入书的世界,萌生我对知识的渴求,对人生的憧憬。啊!读书真好!
  漫游书间,或悲或喜,或忧愁又似畅然。春之声,麻雀在枝头歌唱,青蛙在池塘边呱呱地叫着。再看,那枝头任春风吹乱她长长的秀发;夏之舞,枝叶繁茂,百花齐放,蜂拥蝶舞,一簇簇一团团的乱花迷了你的眼!秋之悦,天高云淡,大雁南飞,稻田里呈现出丰收的喜悦“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冬之梦,银装素裹,火树银花,大地铺上白沙。书中蕴藏着四季,每一支曲都是华丽的乐章。
  “我爱书,我常常站在书架前,这时我觉得我面前展开了一个广阔的世界,一个浩瀚的海洋,一个苍茫的宇宙。”多么形象的比喻。从懵懂开始,我们便进入了书的殿堂。从书中我们纵观古今,从书中品尝人世百味。我们了解古代名贤的广阔胸襟,浩然正气,鸿鹄之志;了解当代作家的恬静闲适,宁静淡雅。书是一味药,修身养性,陶冶性情。我爱读书,读社会,读生活,读人生,拥有书,拥有智慧,拥有飞翔的梦。
  “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走进书屋,我们不再烦恼,我们不再是幼稚的孩童,不再遇难而逃,遇难而止。当我们徘徊于前行之路时,书使我懂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当我们取得优异成绩时,书使我知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当我们失意时,书又使我明白“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我不再孤寂,随时有朋友的叮咛与召唤;我不再惧怕黑夜,前方已经有人为我点亮了一盏明亮的心灯。在茫茫人海路,有苦难,有荆棘,有坎坷,我们会痛苦,会无助,会绝望,但我们始终不要忘记,我们并不孤单,我们有最好的朋友,前行之路有书与我相伴。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从书中我们领略到自然的娇姿,从书中我们品读到人文风俗,从书中我们坚忍强劲。书,给生活带来色彩。当你仔细咀嚼时,那是一丝丝的甘甜。啊!读书真好!
  【简评】
  本文小作者慧眼独具,从书中读出了生活,读懂了人生。一种心灵的感悟如小溪般在字里行间涓涓流淌,将“读书乐、乐读书”这种心态表现得淋漓尽致。文中由欣赏自然、品味生活、感悟人生三部分组成,逐层深入,将读书的乐趣升华为增长智慧的阶梯。首段和尾段的“啊!读书真好!”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更加增强了抒情色彩。优美流畅的语言更是体现了读书的收获,是一篇优美的小品文。
  
  
  【例文2】
  与书为友
  读书的兴趣因人而异。我读书比较随意,由着自己的兴趣口味,惟求赏心悦目而已。书虽然读得杂乱无章,但却深感轻松快乐。
  古人说,人若三日不读书,则面目可憎,语言无味。我想就算是为了培养可亲的面目和有味的谈吐而读书,何尝不也是一种读书的胜境?
  一窗明月半床书,是我对自己蜗居阁楼的真实写照。床边放着的,都是我平时最爱读并且可以不厌其烦地反复读的书籍。每当我斜倚在床头结束一天的学习生活时,读书便成了我一天的最后享受了。随意地一卷在握,与古人对话,听贤者谈天,至妙处不妨击节叫好,读到破绽时也难免自作聪明地冷笑几声。兴致所致通宵达旦,大有“夜长但恨奇书短”之憾。若觉乏味便一掷而去,“相逢何必要相知”,拥衾而卧不看也罢。我曾经有一方闲章“与书共眠”,那份乐趣、那份感觉,想必局外人是很难领会的。

随意读书的本身就包含一种潇洒的心态。这种读书在于轻松自然,不紧张,不做作,不带有任何读书以外的功利色彩。如果出于无奈,勉强自己必须读些什么,不读什么,即使整天与书为伍,手不释卷,也未必进入佳境,是所谓心为形役,读书则变成了一桩苦差事,更谈不上潇洒的感觉了。
  纯粹地为读书而读书,往往会使人进入一种状态,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虽然书会使你忘却世间的一些诱惑,或错过了几次“花期”,但想想“书中自有颜如玉”,心情倒也平静了。有书为友,夫复何求?
  【简评】
  本文写了自己与书为友的轻松快乐,随意中透露着作者的真知灼见。
  文章写作方面最大的特色是夹叙夹议。叙述生动风趣,议论独到精辟,二者水乳交融,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在行文过程中随手牵入诗句,自然妥帖,使文章读来韵味幽幽,也体现了作者的语言积累运用能力。
  【同步指导】
  题目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读书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由此可见读书对于人类的重要性。读书对于个人同样重要,因为书的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人的精神面貌和实际行动。
  指导:
  1、我要读书——通过自身经历来反映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我从小喜欢读书。漫画、连环画、故事书、杂志、小说,只要让我看到就非一口气读完不可。这些课外书开阔了我的视野,丰富了我的知识,让我受益无穷。可自从我上初中以后,学习负担越来越重,每天都是做不完的作业、练习,偶尔抽出时间看看课外书,妈妈还会来干涉。唉,我喜欢的书呀……
  2、请教刘墉——可以采用对话形式,就读某种具体的书时遇到的问题和作者对话,由此发表自己的读书心得与体会。
  如与刘墉的对话。问:关于您说的心中应该有山的问题,我觉得人人心中都是有山的。答:我只是将青少年心目中有但未意识的东西用形象的比喻揭示了出来而已。问:但这座山并不是人人都能登上的。答:有的人心中的山模模糊糊,自己也弄不懂它到底是什么,所以就难以实现;但有的人目标清晰,因而较容易达到。
  3、说“读书”——从“读书”这一名词含义的发展演化入手,来写社会的发展变化。
  最早的读书,应该是读“竹简”,孔子的“韦编三绝”就是明证。后来便是读丝帛、读纸。21世纪,读“电脑”成为时尚。这是从文字的载体上说的。从内容和方式上,古代的读书,读的是经史子集,以经为主,并且确实是“读”书,现代的读书,读的主要是文学书,同时包括报刊杂志等,此时的“读书”是“看书”。另外,读书还与学习同义,这就将数理化等也包括了进来。由此可见,“读书”与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化息息相关。
  题目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书中自有精神食粮,书中自有生命质量,书中自有美感滋养”(当代作家崔道怡语)。《红楼梦》《呐喊》《青春之歌》《红岩》《母亲》《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牛虻》等名著,曾影响过多少人,教育过多少人,鼓舞过多少人!爱读书的同学,你有过给你智慧、信念和力量,使你魂牵梦萦的读书体验吗?
  请以“我的读书体验”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指导:
  “我的读书体验”,这是一个有价值的话题,而且并不难写。写作时可以考虑多种文体:
  一、记叙文。可叙述经历或故事,如“书伴我成长”“与书一起走过的日子”,在叙述过程中,可适当穿插议论。
  二、散文。散文选材自由,易于抒发主观感受,切近“我的读书体验”这一话题。
  三、议论文。可以对与书有关的问题提出看法和主张。需要注意的是,作文中要突出“我”,写出自己的体会。
  四、说明文。比如“我的读书方法”“我是怎样藏书的”,等等。
  
  
  
  3)生活着是美丽的
  ——读《死亡日记》的随想
  上海市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钟楠
  书名我是很久前就知道的,作者我也是久闻其名。只是此书我在内心却一直怯于去读它,因为我很难想像一个处在死亡边缘的人会写些什么。“今天39度,神清,人无力,仅食稀饭,昏睡,多人前来探望。”疾病的颜色沾染了日记的美丽,死亡的气息浸透了日记的清纯……
  直至昨晚临近午夜,我才下决心打开了这本封存一月之久的“日记”。看不多时,我却发现,除了偶尔谈及他的病痛,更多的却是像在唠家常似的谈自己对生活的感悟,而且文采飞扬,内涵深刻,甚至通篇不乏鲁迅似的令人忍俊不禁的幽默!越往后读越感觉轻松,越读越想读,竟找回了久违的深夜读书爱不释手的奇妙感觉。可是,在这背后,我却仍能感觉到一个在为生命呐喊的灵魂。

陆幼青无疑是坚强的。他的书名虽然悲凉,可在他的文章中,你却能感受到他顽强的生命力。他一边掐指算着那个“太阳不再升起的某个早晨”,一边却始终关心着这个世界。他用几近戏谑的笔法和独特的视角,谈到了港台文化、中国足球,甚至金庸和王朔的“大战”;他不断地思考,不断地就社会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他花很多时间考虑如何提高生存的质量,降低死亡的伤害;他认为凡事都需有度,让电视在人们的生活中占的比例过了头儿是很糟糕的事,因而他向女儿提出了“NoTV”的忠告;他从一个“静静等待死亡的解脱”的人的角度,娓娓道来自己的心路历程及人生感悟。他说:“意志在跟死神搏斗当中是有用的,笑容也一样。意志是可以去购买的,它的货币,是痛苦。而笑容,是自产自销的。”这是何等的洒脱!
  陆幼青也是“脆弱”的。尽管他能坦然直面死亡,但是在字里行间,我还是感受到了他深入骨髓的对生的渴望,感受到了他对生活的无限眷恋。他希望友人不要太关心他,最好多“麻烦”他,这样能使他感觉到活着的意义;他希望女儿也不必太听话,这样他还能尽一个父亲应尽的义务。陆幼青心灵最深处的那一丝细若游丝的脆弱的弦音,足以震颤每个人的心灵!
  我一向自诩超脱,“少年不识愁滋味”,可陆幼青“脆弱”的坚强让我振奋,令我敬佩,而他坚强的“脆弱”则使我深深地感到震撼!
  一缕阳光从窗缝中钻了进来,不知不觉,已是清晨了。我突然感到陆幼青写这本书的目的,不仅仅是要诠释死亡的意义,更是要奏响生命的赞歌——生命如此美丽,死亡并不可怕。有目标,有追求,就有了希望。生活的困苦和病痛击不垮人,只要有希望有梦想。因为,希望和梦想会创造奇迹。
  生活,是一种感性的东西,快乐和忧伤原来只在你的闪念之间。让我们好好生活、好好体会生命的乐趣吧,因为这是上天给我们的最丰厚的礼物。只要我们能豁达地面对生命,那么生命将会不断延续下去,生命之树将会常绿。
  写到这里,我想起了陆幼青在书中所写的一句话:“慢慢走,欣赏啊……”是啊,让我们慢慢欣赏我们绚丽而充满诱惑力的人生吧!
  通过人物塑造反映社会本质
  
  
  4)评名著名片《安娜?卡列尼娜》
  通过人物塑造反映社会本质,在《安娜?卡列尼娜》一片中可算是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了。
  《安娜?卡列尼娜》一片中所反映的俄国正处在一场大变动中,古老的封建俄国受到西欧资本主义浪潮的猛烈冲击,社会制度、经济结构、风俗习惯、思想意识……无一不受到震撼。我认为片中的安娜和列文最能反映当时俄国的社会本质。
  片中的安娜是“一个多么奇妙、可爱和可怜的女人”。编导通过伏伦斯基、吉娣、陶丽、列文等人的眼睛将其塑造成一个无与伦比的美丽形象,使观者从表面上看到了她的可爱。不仅如此,片中的安娜在人性上也是极美的。安娜遇到铁路工人惨死,极为怜悯,竭力想减轻其家属的苦难;兄嫂不和,她对嫂嫂陶丽的劝说,使其受到莫大的安慰;对儿子谢辽查的母爱,更是感人肺腑。可她的丈夫卡列宁则是个做官的机器,虚伪冷酷,正是当时俄国上流社会虚伪、猥琐、残酷和自私的化身,与安娜的真诚、善良截然相反。安娜这样一个长期生活
  在卡列宁的控制压抑中的感情丰富又有个性的女人,在当时俄国旧的封建伦理道德正受到西方资产阶级个性解放、恋爱自由的挑战的时期,是很容易爱上伏伦斯基的。在这之前,她的内心也是矛盾重重的,畏惧社会舆论的谴责。最后,她选择了冲破旧的宗教道德观念与伏伦斯基走到了一起,这正好与当时俄国的社会道德观念相违背,自然只有被重新燃起的不合当时社会状态的自我生命之火焚成灰烬。当然,她的悲剧,伏伦斯基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固然可以为了安娜放弃功名,改变生活方式,但他毕竟是贵族子弟,不能把自己的生活长期局限于同安娜在一起的两人世界,他需要社会活动,需要朋友,这就引起两人之间的不和,使得安娜身上的舆论压力越来越重,世俗目光与长期离开儿子的母性的痛苦以及伏伦斯基感情的淡化使她内心一片空虚,终于卧轨自杀。这一切正反映了俄国社会对极美人性的蹂躏。“一切都是虚假,一切都是谎言,一切都是欺骗,一切都是罪恶!”安娜的临终之言正是对当时俄国社会深切的痛斥。
  影片中除安娜之外,列文也是深受当时社会迫害的人。
  列文与安娜无论是从生活环境、方式,还是从人性、爱好上都是有差异的。但他们在精神上却有着共同之处:善良、真诚、个性顽强,都代表了俄国上流社会中的少数优秀分子,对不公平的社会愤愤不平,既不愿同流合污,又敢于用各自的方式进行对抗。

列文是个大地主,但不同于一般的地主,他有改革的愿望。当时的农村经济也受到俄国社会大变动的影响,列文为此忧心忡忡。他主张实行对分制(收成一半归农民,一半归地主)来提高农民的积极性,但是,农民世代受地主剥削,积累了惨痛的教训,是不会听从列文的主张的,他的改革方法是行不通的。这使劲头十足地搞农业改革,并亲自做农活的列文最终一事无成,其精神受到极大打击,甚至想自杀,以致藏了绳子以免上吊,不带手枪以免向自己开枪,这真是悲剧!这种悲剧也正反映了俄国社会的黑暗——动荡的社会中,土地所有制问题不可能得到真正的解决,农民和地主的矛盾更不可能调和。列文希望别人幸福,希望俄国富强是不可能实现的,其灵魂也受到当时黑暗社会无情的蹂躏。
  《安娜?卡列尼娜》整部片子讲的是几个不同家庭的不同遭遇,都是通过塑造这些家庭中的人物来反映当时俄国社会的现实的,使观者通过生动的人物形象更深刻地领悟到当时俄国的社会实质,不愧为名著名片!
  5)做一个硬汉
  ——读《老人与海》
  
  第一次读《老人与海》,便觉得体内有一股冲动,有一种被长期束缚之后获得自由的快感。老渔夫桑提亚哥的硬汉子形象在我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他出海连续84天没有捕到鱼,后来斗智斗勇,终于捕到了一条大马林鱼,返航途中又一路与鲨鱼搏斗,结果,大马林鱼还是被鲨鱼吃掉了,最后只剩下一副鱼骨架——“足有18英尺长”。《老人与海》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情节小说,更像是一部寓言小说。作者借助老人桑提亚哥的故事,表现的是在生与死的搏斗中的硬汉精神。作者用富于象征的笔法将他的“硬汉子”送到大自然中,让他在海上与大马林鱼和凶恶的鲨鱼群进行惊心动魄的搏斗,以表现主人公“在重压下的优美风度”。
  “打不垮”是硬汉桑提亚哥的表现,也是小说的主题之一。譬如说,他与大马林鱼相持一天半的时间,左手一直抽筋,像蜷曲的鹰爪,右手被绳子勒得出了血。他把手浸在海水里说:“不坏,痛苦对一个男子汉来说不算什么。”在与大马林鱼搏斗到最后关头,他头晕目眩,仍自言自语:“斗不过你吗?你是永远不会垮的吗?”海明威把世界看成一个竞技场,任何英雄的行为都是可以实现的。正如作品所说,人可以被消灭,但就是不能被打败。真正的硬汉是敢于向命运、向自然、向失败挑战的人。他可能在拼搏中一次次地失败,但他的精神是永远不会垮的,这就是人的尊严所在。人也只有在这种英勇的拼搏中超越自我,才能证明自身的价值。
  读完小说,让我们回到现实中来。常听人说:现在的学生很累。不错,升学压力,社会压力,甚至还有家庭压力,被压得喘不过气来。因此,有人逃避了,退缩了,他们不是硬汉;有人在失败后痛哭流涕,甚至自寻短见,他们也不是硬汉;有些人侥幸成功了,便沾沾自喜,目空一切,他们更不是硬汉。真正的硬汉子是跌倒了爬起来,爬起来后更想跳起来的人。
  在小说的结尾,作者故意安排了一个情节:老渔夫的孤独与失败被一个孩子所理解,老人留给孩子的是“打不败”的精神。这个结尾似乎有点儿凄凉,但小说带给我的那股冲动是抹不去的。做一个硬汉,我对自己说。
  6)永远的《黄鹤楼》
  我向来不喜欢诗歌,却对崔颢的《黄鹤楼》情有独钟;向来不喜欢黯然销魂的惆怅,却对《黄鹤楼》之愁绪钟爱无比。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初一展卷,满目的惆怅跃然于纸,读者的思绪随之狂舞,久久不愿释卷,无愧为七律的“开卷之作”。据说当初李白路过黄鹤楼时,竟因看见了此诗而无颜再提笔(“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由此我们就可窥一斑了。
  全唐诗中,崔颢诗只存两首。因为少,所以我们就无法确定其风格特点,然从诗自身的角度来看,它是兼具浪漫主义的清新飘逸与现实主义的哀苦愁痛的。诗人以远古的神话开篇,让读者优游于神话的仙境中,然而却接下一句“此地空余黄鹤楼”,利用时空的剧烈反差,激起读者的怀旧之情,沉浸在惆怅的氛围里。写至此可以说惆怅之情的口袋已经打开,这大概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蓄势。感情之流进一步宣泄:“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诗人所生活的年代正是大唐初建时,经历了五代十国的纷争,战火与硝烟尚未熄灭,人民的生活还未安定,一介布衣的崔颢对此自然在其诗中会有所流露。虽然没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那般尖锐,但是读完最后一句“烟波江上使人愁”时,读者一定会产生这样的疑问:是什么使得作者的“愁”如此之悠长?是对时光匆匆如流水的感怀,是对当时民生疾苦的同情,还是作者的思乡之情使然?我们心

[1] [2] 下一页


点击更精彩!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更多
    • 姓名: *
    • 评论内容:
    •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 作文网 |

    地址:中国江苏 网监备案:32092502000081 E-mail:[email protected] 站长:陆浩
    编辑部、作文QQ群:228658618 通联部QQ:390008545 技术部QQ:81263931 版权所有©冠华作文网
    万网”提供技术支持 苏ICP备06005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