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华作文网: 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
优良的写作水平,从冠华作文网起步!
网站首页
小考导航
教育资讯 | 网络信息 | 网络作文 | 竞赛作文 | 小考频道 | 中考频道 | 高考频道 | 考后点睛
英语特区 | 教师频道 | 家校互动 | 网站社区 | 同行作文 | 帮助中心 | 在线留言 | 设为首页
小学作文 | 小学佳作 | 作文素材 | 写作技巧 | 阅读训练 | 同步作文 | 小考范文 | 满分作文
站内搜索
文章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文章 下载 图片
 
您现在的位置: 冠华作文网 > 小考频道 > 写作技巧 > 正文         
恢复习作教学本来面目的“三个服务”
(作者:孙海云 更新时间:2008/10/9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我要投稿

 

 

恢复习作教学本来面目的“三个服务”

 

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小学 孙海云

 

小学生习作是生活的需要,习作离不开语文素养的全面培养和提高,习作要为学生服务。这三点是习作的本来面目,应该是我们的习作教学首先考虑的问题。

本来面目之一:让习作为生活需要服务

《语文课程标准》说: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这些体现出写作是生活的需要的思想,习作本来就是如此。请问哪一个人一辈子只是为了考试才写作呢?

大语文教学观认为:“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习作的生活化,需要着手解决好三个问题: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写。

1、“写什么”指的是习作内容的生活化问题。习作教学从内容入手,习作内容向生活索取。习作原是生活的一部分,要想写出一篇好作文,必须到生活中去找素材,从生活中汲取营养。如在上了《乌鸦喝水》一文后,让学生设想假如自己是这只小乌鸦,还会用什么办法喝水呢?于是,孩子们就充分地在自己的习作中展现了他们的生活经验,有的说用吸管吸,有的说用软管导流,有的说用石头打碎瓶口,还有的说请小狗哥哥来帮忙……从孩子们的这些稚嫩的语言背后不难发现他们充满灵性的内心。我们不得不承认这就是生活给了他们写作的源泉。

2、“怎么写”指的是习作指导的生活化问题。在习作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广开生活之源,深掘精神隧道,使学生能够做到关注生活,有感而发。即便是同学中间的冲突、矛盾、误会、争吵都可以看成是生活中的一朵朵小浪花,一种生活的乐趣,这些都是自己思考写作的好题材。热爱生活,观察生活,表现自我,尽情地抒发自我情感,叙述亲身经历,描绘内心世界,这样写出来的习作才能烙上情感个性的印记,涂上独特心灵的色彩。

孩子的世界是神奇的、大胆的、异常丰富的,有时一个不起眼的话题,就能激发他们无法阻挡的表达。学习李峤的《风》后,二年级的孩子,就能跨越时间的阻隔与几千年前的作者交谈,他们跟李峤一起猜谜语,于是写了《雨》。(有时像细丝,有时像珍珠。有时唱着哗哗,有时唱着叮咚。)他们也能突破空际的羁绊,寻找触不及嗅不到的风娃娃。于是他们说“窗帘飘起来了,那是风娃娃躲在后面。”“轮船跑得更快了,那是懂事的风娃娃,在推着它呢!”“风筝飞起来了,那是因为风筝坐上了风娃娃开来的火车,火车还会呼呼地叫呢。” 啊!我被这些鲜活个性的语言深深地陶醉了。

3、“为什么写”指的是习作功能的生活化问题。为什么写?是着眼于为习作而习作,为考试而习作,还是着眼于因学生生活的需要而习作?这是习作功能是否转变的关键。生活需要习作,生活中的人需要交流,交流就是表达,就是习作。人与人交谈,是在习作(口头作文);下属向上司汇报工作,是在习作(工作报告);教师讲课,是在习作……生活离不开交流,就离不开习作。习作成了我们生活的组成部分,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认识到这一点,向学生讲明这一点,就会让学生增加学习习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彻底改变学生对习作的“感冒”,让写作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行为。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习作生活化,要实现的是习作内容的生活化,教学过程的生活化,最终达致课程功能的生活化。也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树立这样的一种意识——写作,就是为了表达,为了交流,可以实现沟通互动,可以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生活感想与快乐。这样子,即使脱离教学情境,学生也会有一种乐于表达沟通的需要,而这种面向生活需要的、为生活而写作的意识,正是我们“习作生活化”的最终追求。

本来面目之二:让习作为语文素养的全面培养和提高服务

“课标”说:写作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这说明写作教学不能离开语文素养的全面培养,语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是写作教学之本,绝不能为了学习作而去教习作。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呢?我认为语文教学应抓住两个字——“实”与“活”。“实”,就是要让自己的语文教学朴朴实实,让学生学得扎扎实实,使学生学有所得,真的能在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上有所提高,培养良好的语文素养。“活”,就是要讲求教学的艺术性,生动地教学;教师目中有“人”,课上师生互动,让语文教学深入人心,润物无声。“活”还指学生的思维被激活,情感被激起。当然,学生是否能自觉地提高自己的语言品质以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呢?我认为,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主体,一个思想、能力、习惯等处于稚嫩阶段的小学生,若使其逐步自觉地培养起语文素养,离不开一个重要的动力因素:对语文的热爱与追求。在探索和实践中,我把在这一观点指导下的教学实践称之为“三个热爱”的教育,即“让自己成为学生热爱的老师”、“让自己的课堂成为学生热爱的课堂”、“让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为了让学生向往、热爱语文课堂生活,我尝试了创造一个民主的课堂、一个有情意的课堂、一个生动的课堂和一个成功的课堂。因为一个成功的语文教师绝不是一个“经师”,而是一个关注人的“人师”。他一定会把学生对于语文的热爱情感放在首位, “热爱”可以使一个学生执著地行走于语文学习的成功之路上。我想,当学生爱上语文课时,当语文课上情意浓浓、书声朗朗、议论纷纷之时,你还用担心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不到很好的培养吗?

本来面目之三:让习作为学生服务

“课标”说: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就是说习作本来就是学生自己的事,一切要为学生服务。

就小学阶段来说,12年级为写话,36年级为习作,旨在培养习作的兴趣和自信心,使学生能写简单的纪实习作、想象作文习作和常见应用文。小学阶段的习作教学,12年级重在培养兴趣,使学生乐于表达;34年级重在减少束缚,使学生自由表达;56年级重在表达真情实感,使学生进行有个性的表达。习作教学要着重抓好以下三件事:一件事是指导观察。训练学生观察自然,观察社会,做生活的有心人,养成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这样,习作就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一件事是引导阅读。训练学生多读书,善读书,重视积累语言。这样,习作就有丰富的语言材料。另一件事是指导构思。学习想明白表达什么,按什么顺序表达,怎样表达出真情实感。学生如果有了习作材料,有了语言材料,学会根据习作需要,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习作就不再是一件苦差事,而是一件乐事,真正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习作要写实、写虚并重。写记实作文,一定要说真话,吐真情,不能说假话、空话、套话;写想象习作,鼓励学生展开想象、联想甚至幻想,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激活创造思维。此外,还要重视常见应用文的写作,如,日记、书信、随笔,读后感,要让学生不仅会写,而且常练,用来为日常学习和生活服务。 

“习作是流淌的生命,是人的精神活动,生命活动。”习作教学,首先要从这个角度来定位,让习作成为学生愿意做的事,想做的事,那么学生才不会苦于写习作,教师不会累于批习作。常言道:“言为心声”,这声是生命之声,心灵之声。语言是人和动物最本质的区别,习作完完全全是人的一种生命状态,一份作业怎能取而代之?小学里,不仅要学习记叙文,还需要学习各种文体,为生活服务,为学生的成长服务,这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习作有一个基本性质,就是它的交际性,为了交际而生,为交际而用。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中,就提到生活是作文之源,同时生活也需要习作,习作更要为生活所用。美国罗斯福的一个研究机构做过一项调查,听说读写在现在生活中的运用比例是42%32%15%11%,写作文是为了表达,能够和人交际,习作要实用,首先想到的是写了以后有什么用处,如果纯粹是为习作而写习作,那么文章只是一种文字游戏,一种技巧的训练。让习作“皆有所为而发”(叶圣陶语),那么语言就成了他的工具,他就是习作的主人,而不是习作的奴隶。

总之,恢复习作本来面目的“三个服务”,顺应新课程是习作教学的起点和基点,又将是习作教学的重点和亮点。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小学 邮编:224300

电话:0515-2999813  e-mail:sun_haiyun@163.com)

 

 


点击更精彩!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更多
    • 姓名: *
    • 评论内容:
    •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 作文网 |

    地址:中国江苏 网监备案:32092502000081 E-mail:[email protected] 站长:陆浩
    编辑部、作文QQ群:228658618 通联部QQ:390008545 技术部QQ:81263931 版权所有©冠华作文网
    万网”提供技术支持 苏ICP备06005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