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先生指出:“教师改作文,业至辛勤,苟学生拂晓其意,即功夫同与虚掷。” 因此在作文批改中,加大学生主体参与力度,是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措施。为此本文将从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促进小学生全面提高语文素质这一目标出发,就学生自改作文课堂教学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 创情境以激趣
古往今来,许多著名作家修改文章的佳话不胜枚举,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实例进行目的、意义教育;可以通过有趣的实例激发学生的修改兴趣;可以通过正确评价学生自改的结果等方式创设情境,以全面激发学生自主修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投石激浪,明确内容
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首先要让他们知道怎么修改。总的来讲,教师可通过出示范例,让学生明确作文修改内容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书写。指导学生正确并工整书写,不允许字迹潦草,糊涂乱画,错字连篇。
2.标点。指导学生要懂得在作文中用常见的标点符号。
3.词句。指导学生在作文中能正确用词造句,做到语句通顺。
4.内容。指导学生作文不仅要求有内容,而且要求内容具体,通过反复修改,让文章中心与材料相适应。
5.表达。指导学生认真推敲词句,做到语句通顺。重点是根据作文题意,从内容入手,帮助学生梳理平时积累的生活内容和思想情感,寻找最恰当的表达方式。
三、学生自改作文课堂教学程序
(一)灵活分组
班级里学生的写作水平存在着个体差异,老师要根据对他们的了解,按照合作学习互补发展的原则,为他们分出四人小组,让小组内的学生之间在知识基础、个性特点、智力水平等方面呈互补性,便于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充分发挥小组的作用,较好地实现“合作学习,取长补短,各有所获”。
(二)自改探究尝试
每个小组成员每节课负责相互交换修改各自的作文即可。修改时,教师先提出自改要点,接着由各成员将写好的作文在组内互相交流,并由其他同学边读边改,碰到文中有不妥的地方就各自用笔作上记号,再依次对作了不妥记号的地方进行眉批并修改。教师则进行巡回辅导,抓住时机,适时点拨。自改以后,由小组长召集组内成员碰头,看看还有无“漏网之鱼”,最后经过整合,放眼全篇。实践证明,通过自改、互改作文,学生们对作文中的各种缺点错误更明了,也更注意自己在写作时不犯类似的错。
(三)师生合作,互相交流
小组里的四篇作文,都是大家读,大家想,各自提出自己的修改方法,互相评议,经过掂量比较,然后修改定稿的。教师要要求各小组最后推荐出一篇组内佳作,拿到班上交流。交流时教师要先浏览一下修改情况,从中选出某些方面有代表性的两三篇作文,用幻灯投影出来,让作者和修改者互相交流、各抒己见,并在班上进行集体点评,点评作文,也点评同学们的修改。这样,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都得到了更好的锻炼和发展,水平会不断提高。比如有一个学生以“家乡的美”为话题的作文中,结尾有这么几句话:
“站在山上,眺望家乡,我感到了自己的渺小,感到了家乡的伟大。这一刻,我想吼,我想叫,我爱你。”
修改后,只是在结尾去掉“我爱你”,加上“我想让更多的人知道:我深深地融进了大自然,融进了祖国母亲的怀抱。”,就使原本结构整齐的语段更加紧扣“家乡的美”这一主题,做到首尾照应,升华主题,具有感人的艺术魅力。经过坚持不懈而又循序渐进的作文自改训练,学生们的写作水平就会悄悄提高,他们的一篇篇作文也会不知不觉地由看了令人头疼到让人赏心悦目,由稚嫩到逐渐充满灵气。
当然,提出变老师包办改为学生改的方法,并不是说老师可以偷懒,学生可以放羊。相反,在作文教学的全过程中,老师的主导作用更大了,任务更重了,要求更高了。老师不包办批改或少改,意味着老师从繁重的无用劳动中解脱出来,把教学的重点放在研究导之以法、教之有趣,全面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上面。新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强调在教和学的过程中,学生应真正占主体地位,做学习的主人。根据这一现代教学思想,我们要真正转变观念,更好地把学生修改文章的权力还给学生,培养学生作文的兴趣,让学生学会自己修改文章并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全面提高作文能力,真正成为自己文章的主人。
上一篇文章: 巧用“加减法”修改记事作文 下一篇文章: 小学作文自主创新教学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