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华作文网: 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
优良的写作水平,从冠华作文网起步!
网站首页
小考导航
教育资讯 | 网络信息 | 网络作文 | 竞赛作文 | 小考频道 | 中考频道 | 高考频道 | 考后点睛
英语特区 | 教师频道 | 家校互动 | 网站社区 | 同行作文 | 帮助中心 | 在线留言 | 设为首页
小学作文 | 小学佳作 | 作文素材 | 写作技巧 | 阅读训练 | 同步作文 | 小考范文 | 满分作文
站内搜索
文章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文章 下载 图片
 
您现在的位置: 冠华作文网 > 小考频道 > 写作技巧 > 正文         ★★★
让小学生作文课堂“动起来”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0/3/15 7:38:38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我要投稿

多少年来,作文课的程序从未改观:两星期一次,老师批改,评讲,循环往复。作文的方式也大多同一:命题作文。这种方法虽为传统,却有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命题作文的长期运用,则扼杀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因为“命题”作文始终把学生放到被动的地位:它不需要学生提出什么,只需要他们说明什么;它不需要学生创造什么,只需要他们证明什么;它不需要学生树立什么,只需要他们转达什么;它不需要学生动起来,只要他们静下去。长此以往,扼杀了学生的思维主动性。

 

  第二,“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而传统的作文程式没有诱导、暗示、提醒、指导学生怎样去获取生活源泉。对于小学生来说,只要求他们把生活在作文中呈示出来,却不告诉他们攫取生活的手段和方法,是不够科学的。

 

  第三,传统的作文课程模式是呆板的、教条的、同一的、静止的,作文的过程,成了小学生冥思苦想、抓耳挠腮的过程,作文程序的老套,使得本来丰富生动的课程变成了僵死的机械操作,不符合小学生好奇的心理和好动的天性。

 

  能不能让小学生从生动活泼的现实生活中感到表达的需要再逐步获得写作的方法呢能不能设计一种新型的教材,采取一种新鲜的观念,把作文课搞得活泼一些,使学生“听、说、读、写、动”五举并用,让作文课堂动起来呢能不能在作文课上既提供一定的生活素材,又激发学生的创作冲动,让学生有更为宽广的写作题材呢

 

  答案是肯定的。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我们设计了几十种作文教学活动课,形成了以作文教学为框架,以综合能力训练为内容的生动活泼的作文课堂教学新格局。

 

  下面试举数例。

 

  例一:“小小邮电局”

 

  目的: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组织活动能力;学习信件的写作方法、信封的书写方法。

 

  上课程序:

 

  1、上课后即要求每个同学都把各自的家庭地址、邮政编码和姓名写在一张小纸条上,折好,投入一只口袋;

 

  2、将口袋里的各种纸条弄混,再请每人“抓阄”,这样,每位同学就都有了另一位同学的地址和姓名;

 

  3、要求每位学生用稿纸以内地“希望小学学生”的名义写一封信给有着姓名和地址的“城市的小朋友”。信中应该谈谈“他们希望小学的情况,他们的教师和同学,爸爸妈妈等”; 4、老师适当介绍“希望小学”的情况,但不宜多讲,只是引导想象而已。并大略告知书信的写作方法。写此信时间,根据实际情况掌握;

 

  5、信写好后,将信纸对折再对折,形成一个信封的模样。教师教给写信封的方法。并要求画上邮票和写上邮票的金额,要求学生自己“创造”一个“希望小学”的地址。

 

  6、将讲坛抽屉作为“邮政信箱”,并在黑板上写上“开箱时间”字样。选出一位“邮政局长”和四名“邮递员”。等到信件完成,教师宣布“开箱! “投递信件!”由“局长”及“邮递员”完成“邮件”的投递工作。

 

  7、待每位学生拿到一封“希望小学”学生的来信后,教师立即宣布“现在开始写回信!(“城市的同学”写给“希望小学的同学”)并公布再次“开箱”的时间

[1] [2] [3] [4] 下一页


点击更精彩!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更多
    • 姓名: *
    • 评论内容:
    •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 作文网 |

    地址:中国江苏 网监备案:32092502000081 E-mail:[email protected] 站长:陆浩
    编辑部、作文QQ群:228658618 通联部QQ:390008545 技术部QQ:81263931 版权所有©冠华作文网
    万网”提供技术支持 苏ICP备06005225号